汽车冲压生产线国内和全球新增市场占有率分别达到80%和40%。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9月份,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为60.2%,高于上月3.7个百分点。工信部中小企业局局长梁志峰说。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9月份,中型企业PMI为49.7%,比上月上升0.8个百分点。大、中、小型企业景气水平均有所回升……近期发布的一系列数据显示,制造业生产有所扩张,景气度回暖。9月份,食品及酒饮料精制茶、医药、非金属矿物制品、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通用设备制造等行业生产指数均升至54%及以上,企业产能较快释放。建筑业升至高位景气区间,表明生产活动扩张加快。工信部总工程师田玉龙说,一段时间以来,支持工业稳增长的政策加密出台,为企业增添后劲,为市场注入信心。
制造业进入传统旺季,生产指数升至51.5%,高于上月1.7个百分点。中小企业运行状态恢复,进一步巩固工业经济企稳势头。未来十年,布局国内市场将是企业防范风险、保持增长、持续发展的可靠路径,建议企业提升对国内市场的重视度,转内销虽无法速成,但日拱一卒,终有成就。
10月14日,上海经信委宣布上海将于2025年建成200家示范性智能工厂。下一步,我们只需要把事情交给市场、交给时间。在政策引导下,我们的工厂将通过智能化改造,实现向少人化、无人化的逐步升级,中国制造业生产模式终将迈上更高台阶。市场有正气 杂然赋流形 相信中国企业定能 沿着高质量发展的道路 不急不躁 徐徐而升 来源: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
但值得骄傲的是,中国已建成门类齐全、独立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工业经济规模跃居全球首位。特斯拉超级工厂 不妨先看几则消息:特斯拉超级工厂项目(一期)第二阶段-产线优化项目于2022年9月19日竣工。
企业善用全球数字营销平台,将更丰富的产品品类销往海外,为全球消费者提供货源稳定、质量可靠的中国商品……企业虽各兴其业却又聚沙成塔,只要它们专注品质和服务,在生产过程、销售模式、品牌建设上持续创新,终将用实际行动推动形成全新的全球化2.0形态。在守护多边贸易机制的基础上,更指明了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在现阶段的意义所在。在如期于线上举办的第132届广交会上我们看到,如今的中国企业能够做到将生产过程透明化,在每一个环节进行连线展示,在全球采购商面前强化了中国制造企业的良好形象。近来,全球贸易格局扑朔迷离,美欧经济体自顾倾向严重,贸易投资保护主义日盛,一些自利性政治措施已经严重伤害了当前全球贸易的基础,世贸组织框架下的多边贸易机制遭遇逆流。
高质量发展时期,政府将着力理顺搭建适应升级版中国制造业需求的基础研究、人才、技术、设计等生产性服务体系,其他的事情则由企业按照市场运行规律全力以赴去完成。10月13日,德国大众汽车宣布将投资约24亿欧元与中国智能计算平台供应商地平线共同成立新公司,聚焦自动驾驶领域的技术开发。其中,作为主体的制造业尤为受到关注。我们的产业和产品可以依靠国内市场的反馈进行快速迭代。
从上述几则消息可以看到,我们不必过度忧心制造业向东南亚转移,当前外移更多的是中低端工序,而腾出的资源和产能将进入到更先进的制造环节。当前,在全球产业分工体系中,西方国家在一些产业链尤其是高新技术产业链上推动去中国化
三一新能源自卸车 截止到9月份,今年的新能源自卸车领域已有18位玩家入场,而去年同期仅有南京金龙、北奔、徐工、红岩、三一、汉马科技、宇通、陕汽、福田、比亚迪、东风等11家企业有新能源自卸车实现销售。与新能源重卡市场整体走势相同,新能源自卸车市场9月份同比增速较前几月明显缩窄,这是因为去年9月份开始,新能源自卸车市场开始上量,最后4个月平均月销量超过400辆,而去年1-8月平均月销量还不足百辆。
除以上3省外,山东、四川、江苏、内蒙古、湖北和安徽等6省(区)新能源自卸车上牌量也超百辆,其他省(市、区)新能源自卸车上牌量均不足100辆。从燃料种类看,今年1-9月新能源自卸车技术路线以纯电动为主,这也和整个新能源重卡市场情况相同。从数字上来看,今年1-9月,新能源自卸车市场连续实现大幅增长,很大程度上还是因为去年同期基数较低。排名第6位的一汽解放今年1-9月新能源自卸车累计销量接近200辆,达到190辆,累计份额为5.35%。在8月份之前,没有一家企业能在新能源自卸车市场蝉联月榜冠军,7、8两月,徐工连续两月摘得月榜冠军,9月份月榜冠军再次易主。福田新能源自卸车 1-9月累计实销3553辆 同比大涨360% 根据终端销量数据(交强险口径,不含出口和军车),9月份,国内新能源重卡销售1860辆,同比增长67%,其中新能源自卸车销售434辆,环比增长16%,同比增长66%。
2022年1-9月,国内新能源重卡市场销量达到1.53万辆,同比大增254%,比去年全年销量还多出了近5000辆。就在此时,小编身处的成都某高楼下有一处刚开工的工地,十余辆工程自卸车正在将一车车渣土往外运,数了一下一共15辆自卸车,其中绿色车身背着黑色电池盒的新能源自卸车共有6辆,占比高达40%。
以上也是今年新能源自卸车行业累销超百辆的TOP10企业。2022年1-9月,全国有26个省(市、区)有新能源自卸车挂牌上路(9月份无新增),在区域分布上呈现出极不均衡的状况。
虽然不能这么简单粗暴的算,但新能源自卸车已确确实实地加入到城市建设中来,不是做做样子的存在,也不是燃油车的陪衬,而是扮演着与燃油自卸车同样的角色。这是因为,在各地承担着基建运输、渣土运输和矿产运输重任的重型自卸车,在国家双碳战略背景下,新能源进程非常快。
2022年1-9月,新能源自卸车累计实销3553辆,同比大增360%。东风、福田和比亚迪由于去年同期基数太小而实现暴涨。去年全年新能源自卸车市场累计销量超百辆的企业仅有6家,今年1-9月,新能源自卸车市场已有10家企业累计销量超百辆,比亚迪、大运等企业也还有机会步入今年新能源自卸车市场累销百辆俱乐部。2021年,新能源自卸车在重型自卸车终端销量占比仅有0.87%,今年1-9月,这一占比达到了9.6%,比整个重卡市场的新能源占比(4.1%)高出5.5个百分点。
截止到2022年9月份,新能源自卸车市场自去年6月份开始的连续增长势头已扩大到16连增。从细分车型来看,新能源自卸车占比达到23.27%,较去年同期增加了5.34个百分点,自卸车在新能源重卡市场的份额增长甚至比牵引车还要多(牵引车份额比去年同期增长了5.24%)。
2022年1-9月新能源自卸车企业销量表 注:上表为新能源自卸车底盘生产厂家销量,改装厂家销量未单独列出 从增幅看,由于去年同期仅有11家企业实现销售,且多家企业仅有个位数销量,因此,今年1-9月新能源自卸车市场以增长为主旋律,一汽解放、大运等企业是净增长。值得一提的是,三一9月份在摘得月榜冠军的同时,还一举同时超过宇通和徐工成为今年1-9月新能源自卸车市场累计销量冠军。
今年1-9月,新能源自卸车累计3553辆的终端销量在整个新能源重卡市场占到23.27%的份额,较上年同期(17.93%)扩大5.34个百分点。从市场份额看,累计销量排名前三的三一、徐工和宇通累计销量均超600辆,分别累计实销700辆、697辆和654辆,累计份额均超过10%,分别达到19.7%、19.62%和18.41%,差距非常的小。
今年1-9月,在全国各地挂牌上路的3553辆新能源自卸车包括3397辆纯电动车型,152辆燃料电池车型和4辆混合动力车型,占比分别为95.61%、4.28%和0.11%。宇通重装新能源自卸车 结束语 2022年1-9月,新能源自卸车市场基本延续了去年最后几个月的良好表现,平均来看比去年下半年还要好一些,1-9月累计销量增幅也明显跑赢新能源重卡市场大盘。三一、徐工、宇通、汉马科技和北奔则同比分别增长994%、384%、1235%、426%和97%。东风、福田、红岩和陕汽四家企业累计销量均超百辆,分别达到157辆、143辆、125辆和101辆,暂列7-10位,累计份额分别达到4.42%、4.02%、3.52%和2.84%。
排名4、5位的汉马科技和北奔累计销量也双双超过200辆,分别达到326辆和298辆,累计份额分别为9.18%和8.39%,累计份额相差不足1%。一汽新能源自卸车 三一反超摘累销冠军 东风、福田暴涨百倍 今年1-9月,新能源自卸车市场的竞争激烈程度一点也不输火爆的新能源牵引车市场,就拿月榜冠军来说,就有徐工、三一、宇通、北奔等4家企业尝到过冠军滋味。
因此,接下来新能源自卸车市场继续高速增长的难度会越来越大,但向好的大趋势不会变。但从另一个角度,今年1-9月新能源自卸车市场平均月销量约为400辆,比去年下半年约300辆的水平有了明显提升,考虑到今年重卡市场终端需求乏力,工程开工不及预期,自卸车需求大幅减少,加上疫情在多地反复爆发,对新能源重卡的生产、销售、上牌等环节均有明显影响,所以这一提升还是很有含金量的,这也说明新能源自卸车,包括整个新能源重卡市场向上的趋势不可逆。
9月份,三一集团以232辆的表现摘得新能源自卸车月销量榜冠军,这是三一今年第3次摘得月榜冠军,前两次分别是在2月份和5月份。河北、河南、山西等环保压力较大、多矿厂或者明确要求渣土车电动化的省份接收了大部分的新能源自卸车份额,仅上述3个省份合计上牌量就达到2171辆,分走了今年1-9月新能源自卸车终端实销超过60%的份额(61.1%)。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